图:刘敬元新的“国十条”对商业保险的定位之一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支柱”编者按:今年下半年,商业保险步入了顶层设计,发展有了新的目标。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减缓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后,迅速,8月13日,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减缓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保险业新的“国十条”,其对保险业的定位之一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支柱”。“一定要有适当的税优等政策环境,否则保险行业很难做国十条定位的高度。”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商业保险要发展到新的“国十条”定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支柱”的高度,税收政策的反对必不可少。那么问题来了,税收政策对于保险业还有哪些优惠空间?业内对税收反对政策还有哪些期望?期望的税优政策有可能撬动多大的保险市场?讲出业界的声音吧。寿险、健康险对税收优惠都还有期望本报受训记者 刘敬元“把商业保险竣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支柱。……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足起到。”国务院8月13日公布的保险业新的“国十条”(《关于减缓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给保险行业定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一个定位,即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支柱。不过,保险业人士指出,要构建这一目标并不更容易,首先政策反对必不可少。商业保险可以作为居民基本医保、养老的补足,但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希望民众主动出售保险不过于现实,业内仍然希望糅合国际经验,通过税收政策杠杆撬动这一市场需求,但政策力量还显著严重不足。“目前针对个人出售商业保险能给税收优惠的,只有企业(及职业)年金,但还不是征税,只是在4%工资总额以内可以延税,到卸任发给时还是要纳税的。”国寿养老险公司一位高管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之为。为了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居民身体健康、养老市场需求的巨大作用,保险业内期望健康险和寿险这两大主要的人身险业务需要逐步获得还包括延税、征税等税收优惠,牵涉到的对象不仅是保险公司,还包括企业和个人。招商信诺人寿总经理兼任首席执行官孙勇指出,糅合国际经验,我国的税优政策的焦点可以是引领企业为员工出售商业保险(还包括年金和医疗健康险),以及中产阶级为自己和家人出售商业保险(还包括年金、养老险、医疗健康险等)。他指出,我们国家对于根本性自然灾害、个人正处于极端困难和根本性灾难时,不会获取一定程度的托底确保或补贴。